2012年8月13日 星期一

莊子論易經內與外


莊子論易經內與外

框綠色與橘色為相綜卦56個卦=28組 紅色框為綜而符號不變的卦 2卦一組8個卦共4組來知德以互為相錯卦來論 並依周易64卦序(原上經30卦而下經34)相綜相錯後正好上經18卦來知德稱它屬先天卦 下經也是18卦屬後天卦 但我覺得64卦應分上卦屬後天八卦 而下卦屬先天八卦 64卦序的用意在於說明內與外的空間區域 這其中八純卦天///////澤皆是名詞而其他的56卦的卦名皆屬形容詞它們在解說一種物理現象或化學變化 而周文王把它拿來解釋占卜的事件預兆

莊子的南華經用寓言的方式講述易經哲學如莊周夢蝶莊周在內部 蝴蝶在外部 夢就是36卦 莊子自問是自己夢中變成蝴蝶還是外部的蝴蝶夢中變成莊周  另有一則故事:

惠子謂莊子曰:魏王貽我大瓠之種,我樹之成而實五石。以盛水漿,其堅不能自舉也。剖之以為瓢,則瓠落無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為其無用而掊之。莊子曰:夫子固拙於用大矣!-- ----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慮以為大樽而浮於江湖,而憂其瓠落無所容,則夫子猶有蓬之心也夫!”(全文及解說見注一)

這裡雖說瓠大與小其實也在論述瓠的內與外 莊子對惠子說你為何只想到把水裝入大瓠裡 大瓠太脆當然破掉 何不把水裝在外面(浮於水上) 莊子強調面對事情不要一昧只從一個位置(內部)去相問題也可把自己放到外部來看問題 你將有另一種思維另一種新見解 這也是莊子一生追求的境界:不讓自己被侷限於身軀之內 不斷追求身心靈外在的自由

很多讀易經的人受京房卦氣五行理論影響掉到五術學醬缸裡而不自覺 只知內而不知外









(注一)

選自《莊子·逍遙遊》

  【原文】惠子謂莊子曰:“魏王貽我大瓠之種,我樹之成而實五石。以盛水漿,其堅不能自也。剖之以瓢,則瓠落無所容。非然大也,吾其無用而掊之。”莊子曰:“夫子固拙於用大矣!宋人有善不龜手之藥者,世世以洴澼事。客聞之,請買其方百金。聚族而謀曰:‘我世世為洴澼絖,不過數金;今一朝而技百金,請與之。’客得之,以說吳王。越有難,吳王使之將,冬與越人水戰,大敗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龜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於洴澼絖,則所用之異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慮以大樽而浮於江湖,而憂其瓠落無所容,則夫子猶有蓬之心也夫!

  【譯文】惠子對莊子說:“魏王送給我大葫蘆的種子,我種下後,結出的葫蘆大得可以容納五石。用來盛水地太脆,無法提。切開當水瓢,又太大了,沒有只水缸能容下。我不是嫌大,因確實無用,就把它砸了。”莊子說:“你真不善於使用大物!宋國有個人善於制作防止手凍裂的藥,他家世世代代都以漂洗絲絮業。有個外地人聽說了,想用一百金買他的藥方。宋國人召集全家商量說:‘我家世世代代漂洗絲絮,一年所得不過數金;現在一次就能靠藥方到百金,請大家同意我賣掉!’這個客人拿著藥方去遊說吳王。正逢越國挑起戰事,吳王就命他將,在冬天跟越軍水戰,並大敗越人,吳王就割地封侯來賞他。同樣一個防止手凍裂的藥方,有人靠得到封賞,有人卻只會用於漂洗絲絮,這是因使用方法不同!現在有可容五石的大葫蘆,何不空了當船而浮遊江湖呢?卻擔憂大而無處可容納,可見的心地過於狹窄了!

  大師釋疑

  惠子:即惠施,宋人,戰國思想家,曾任魏國宰相。

  瓠:葫蘆。

  然:虛大的樣子。

  掊:擊破。

  龜:同“皸”,皮膚因受凍而裂。

  洴澼:漂洗。

  絖:細棉絮。

  :賣,售。

  慮:通“攄”,空。

  大樽:即腰舟,形如酒器,可縛在身上。

  有蓬之心:“蓬”即蓬蒿,莖短而曲。此見解迂曲狹隘。

  學道一得:特定的環境需要適配的條件




2012年6月5日 星期二

京房16變卦圖

2012年5月21日 星期一


宇宙中4種基本自然力的分類
(文章來源)



第一種力是引力,這種力是萬有引力也就是說,每一粒子都因它的質量或能量而感受到引力。引力比其他三種力都弱得多

人們把兩個物質粒子之間的引力描述成由稱作引力子的自旋2粒子所攜帶。它自身沒有質量,所以所攜帶的力是長程的。太陽和地球之間的引力可以歸結為構成這兩個物體的粒子之間的引力子交換。雖然所交換的粒子是虛的,它們確實產生了可測量的效應——它們使地球繞著太陽公轉!實引力構成了經典物理學家稱之為引力波的東西,它是如此之弱——並且要探測到它是如此之困難,以致於還從來未被觀測到過。

第二種力是電磁力。它作用於帶電荷的粒子(例如電子夸克)之間,但不和不帶電荷的粒子(例如引力子)相互作用。它比引力強得多:兩個電子之間的電磁力比引力大約大100億億億億億(在1後面有420)倍。然而,共有兩種電荷——正電荷和負電荷。同種電荷之間的力是互相排斥的,而異種電荷則互相吸引。一個大的物體,譬如地球或太陽,包含了幾乎等量的正電荷和負電荷。由於單獨粒子之間的吸引力和排斥力幾乎全抵消了,因此兩個物體之間純粹的電磁力非常小。然而,電磁力在原子和分子的小尺度下起主要作用。在帶負電的電子和帶正電的核中的質子之間的電磁力使得電子繞著原子的核作公轉,正如同引力使得地球繞著太陽旋轉一樣。人們將電磁吸引力描繪成是由於稱作光子的無質量的自旋為1的粒子的交換所引起的。而且,這兒所交換的光子虛粒子。但是,電子從一個允許軌道改變到另一個離核更近的允許軌道時,以發射出實光子的形式釋放能量——如果其波長剛好,則為肉眼可以

觀察到的可見光,或可用諸如照相底版的光子探測器來觀察。同樣,如果一個光子和原子相碰撞,可將電子從離核較近的允許軌道移動到較遠的軌道。這樣光子的能量被消耗殆盡,也就是被吸收了。

第三種力稱為弱相互作用力。它制約著放射性現象,並只作用於自旋為1/2的物質粒子,而對諸如光子、引力子等自旋為012的粒子不起作用。直到1967年倫敦帝國學院的阿伯達斯·薩拉姆和哈佛的史蒂芬·溫伯格提出了弱相互作用和電磁作用的統一理論後,弱作用才被很好地理解。此舉在物理學界所引起的震動,可與100年前馬克斯韋統一了電學和磁學並駕齊驅。溫伯格——薩拉姆理論認為,除了光子,還存在其他3個自旋為1的被統稱作重矢量玻色子的粒子,它們攜帶弱相互作用力。它們叫W+W正)、W-(W負)和Z0Z零),每一個具有大約100電子伏的質量(1吉電子伏為10億電子伏)。上述理論展現了稱作自發對稱破缺的性質。它表明在低能量下一些看起來完全不同的粒子,事實上只是同一類型粒子的不同狀態。在高能量下所有這些粒子都有相似的行為。這個效應和輪賭盤上的輪賭球的行為相類似。在高能量下(當這輪子轉得很快時),這球的行為基本上只有一個方式——即不斷地滾動著;但是當輪子慢下來時,球的能量就減少了,最終球就陷到輪子上的37個槽中的一個里面去。換言之,在低能下球可以存在於37個不同的狀態。如果由於某種原因,我們只能在低能下觀察球,我們就會認為存在37種不同類型的球!

在溫伯格——薩拉姆理論中,當能量遠遠超過100吉電子伏時,這三種新粒子和光子的行為方式很相似。但是,大部份正常情況下能量要比這低,粒子之間的對稱就被破壞了。W+W-和Z0得到了大的質量,使之攜帶的力變成非常短程。薩拉姆和溫伯格提出此理論時,很少人相信他們,因為還無法將粒子加速到足以達到產生實的W+W-和Z0粒子所需的一百吉電子伏的能量。但在此後的十幾年裡,在低能量下這個理論的其他預言和實驗符合得這樣好,以至於他們和也在哈佛的謝爾登·格拉肖一起被授予1979年的物理諾貝爾獎。格拉肖提出過一個類似的統一電磁和弱作用的理論。由於1983年在CERN(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發現了具有被正確預言的質量和其他性質的光子的三個帶質量的伴侶,使得諾貝爾委員會避免了犯錯誤的難堪。領導幾百名物理學家作出此發現的卡拉·魯比亞和發展了被使用的反物質儲藏系統的cERN工程師西蒙·范德·米爾分享了1984年的諾貝爾獎。(除非你已經是巔峰人物,當今要在實驗物理學上留下痕跡極其困難!)

第四種力是強相互作用力。它將質子和中子中的夸克束縛在一起,並將原子中的質子和中子束縛在一起。一般認為,稱為膠子的另一種自旋為1的粒子攜帶強相互作用力。它只能與自身以及與夸克相互作用。強相互作用力具有一種稱為禁閉的古怪性質:它總是把粒子束縛成不帶顏色的結合體。由於夸克有顏色(紅、綠或藍),人們不能得到單獨的夸克。反之,一個紅夸克必須用一串膠子和一個綠夸克以及一個藍夸克聯結在一起(紅++=白)。這樣的三胞胎構成了質子或中子。其他的可能性是由一個夸克和一個反夸克組成的對(紅+反紅,或綠+反綠,或藍+反藍=白)。這樣的結合構成稱為介子的粒子。介子是不穩定的,因為夸克和反夸克會互相湮滅而產生電子和其他粒子。類似地,由於膠子也有顏色,色禁閉使得人們不可能得到單獨的膠子。相反地,人們所能得到的膠子的團,其迭加起來的顏色必須是白的。這樣的團形成了稱為膠球的不穩定粒子。

色禁閉使得人們觀察不到一個孤立的夸克或膠子,這事實使得將夸克和膠子當作粒子的整個見解看起來有點玄學的味道。然而,強核力還有一個叫做漸近自由的性質,它使得夸克和膠子成為定義得很好的概念。在正常能量下,強核力確實很強,它將夸克很緊地捆在一起。但是,大型粒子加速器的實驗反質子在高能下碰撞,產生了一對幾乎自由的夸克。指出,在高能下強作用力變得弱得多,夸克和膠子的行為就像自由粒子那樣,一個質子和一個
















天体量子物理学家:纳西姆Haramein讲述星系运行与太極 八卦圖的運行



2012年5月7日 星期一


易經64卦與加瑞特·里斯的E8

(Garrett Lisi):現年40歲,畢業于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院的哲學博士 新近出版的《萬物簡單真理的特例》,意在通過被稱為“E8”248維空間幾何學概念來歸納統一物理學,該概念與現知的力學和粒子有相當密切的聯繫。不過裡希的理論中在集合和旋轉方面仍存在一些問題  他成功繪製了數學上最龐大也最為複雜的結構之一——李群E8(Lie group E8)。如果在紙上輸出整個結構圖,它的面積將比曼哈頓島還要大。它也遠超過了人類基因組圖譜的1G位元組,E8的計算結果,包括所有的資訊及表示,其總容量達到了60G。這項重要的工作將會產生深遠的影響,引發數學、物理學和其它領域的新發現







  李群是由19世紀挪威數學家Sophus Lie在研究多維對稱時發明的,而E8則是李群中舉的一個例子。我們熟悉的球、圓柱體和圓錐就是3維對稱物體,E8則是248維對稱體。E81887年提出之後,直到現在還沒有多少人能理解它的結構。

點擊網址見網路動畫影片
 
易經有邵康節先天64卦圓圖可用31條線條通過圓心來切割出64個卦
而這31條切割線的兩端左右各相鄰2個卦計共有4個卦 而這4個卦的上下卦又可互配維8個卦 31(線條)×8(個卦)=248維 其實這其中有124條線是重複的

加瑞特·里斯要用E8來證明萬有理論古老的易經就是一部萬有理論他該來讀讀易經及我的八卦物
理論